2017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北京时间10月9日17时45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奖、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贡献。今年的经济学诺奖奖金为900万瑞典克朗(约折合735万元人民币)。 评审委员会表示,泰勒将心理学的现实假设与经济的决策制定结合起来,通过探索有限的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结果,他展现出这些人性特点对于个人决策以及市场结果的系统影响。 泰勒的贡献在于,对于个人决策存在着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分析,他则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他的实证研究发现和理论洞见,对于行为经济学新领域的创建和迅速扩张起到重要作用,也对许多经济研究和政策具有深远影响。 泰勒的经济学贡献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有限理性:泰勒发展出了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的理论,解释人们如何简化金融决策的制定,通过在脑海中建立不同的账户,关注每个个人的决策影响,更胜于作为整体的作用。他同时展现了对于损失的厌恶,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对于已有的东西更为珍惜,但如果不属于自己,则并不如此在意。这种现象被称为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泰勒是行为金融学的创始人之一,研究认知局限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 社会偏好:泰勒对于公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深具影响。他展现出消费者对于公平的考虑,或许能够让公司在需求高涨的时候,放弃提高价格,不过在成本高企的时候,却不必放弃提价。泰勒和他的同事们设计出了独裁者游戏( dictator game),这是一种试验工具,在测试全球不同人群对于公平的态度的研究中,被大量应用。 缺乏自我控制:对于为什么难以坚持在新年定下的计划这个“老问题”,泰勒也有新的发现。他用一个计划者-践行者的模型,展现如何分析自我控制问题,这与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如今用来描述长期计划和短期行动之间内部框架相似。向短期诱惑屈服,这是为什么我们的计划——为老年生活存款,选择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总是失败的原因。他定义出“助推”(nudging)这个术语,或许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更好的自我控制,比如在为养老金储蓄的时候。 在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之时,经济学并不在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设立的奖项之列。1968年,瑞典央行以纪念诺贝尔为名增设经济学奖,并在1969年第一次颁发,全名为“瑞典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经济学诺奖得奖金由瑞典央行出资,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评选原则也与其他诺奖奖项相同。历年来获奖者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一般均衡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跨学科研究、新经济分析方法等。当选条件有一些规律可寻:尽早对尤其重要的贡献授奖;采取经济研究多元化的观点,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选出获奖者,认可不同的分析方法,反映对于世界的多元化的观点;此外,有根据经济研究成果确立的年代顺序颁奖的趋势。 201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奥利弗•哈特和本特•霍尔姆斯特伦,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方面的研究贡献,两位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来分析契约设计中的许多不同问题,如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酬、保险自付额与共同支付和公共部门私有化等。 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以来的一些历史数据(1969-2016): 48届 自1969年首次颁发以来,经济学诺贝尔奖一共颁发了48次 24次 24届中,单名经济学家独获经济学诺贝尔奖 1人 只有一名女性经济学家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她是Elinor Ostrom,2009年因在经济治理研究领域的贡献而获奖 51岁 创下最年轻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纪录的是Kenneth J. Arrow,他在1972年因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获奖 90岁 创下最高龄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纪录的则是Leonid Hurwicz,他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在2007年获奖,在所有的诺奖得主中,他也是获奖时最高龄的人。 67岁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的平均年龄在67岁 9位宏观经济学家 宏观经济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最主要的获奖领域,有9位经济学家因相关研究而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