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持续共赢:商业生态构建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4-05-13 来源: 浏览数:17
随着新兴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不断更新迭代,市场需求的不断变换,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很多行业正面临更加动态、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无论企业、产业或国家,都需要从一个更加复杂、动态和宽泛的商业系统考虑,这便是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
《持续共赢:商业生态构建方法论》一书中,清华大学戎珂教授团队通过多年的深入分析和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通过构建商业生态来实现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书归纳总结出的这套“商业生态构建方法论”,以期能够为企业、行业和国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践指导,助力当前及未来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部分:为什么商业生态至关重要?
商业生态系统指由交互的各类组织,包括企业、个人及社会各类机构等共同支撑的一个经济共同体,是整个商业世界的有机组织。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囊括了政府、行业协会、供应商、主要生产商、竞争对手、客户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即生态伙伴。这些生态伙伴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共同演化,彼此分享愿景,共同发展解决方案,相互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形成商业命运共同体。
数字经济时代多元、多变的市场需求,变幻莫测的国际格局,无法预测的外生冲击(如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都对企业的韧性提出了挑战;而信息时代强化了经济全球化以来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同时,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机构等却往往无法保障制度、规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又给企业合作关系的信任基础带来了新的威胁。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群体共同进化、共同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为参与者之间持续性的合作共赢关系提供了更大的试错空间和更坚固的信任保障。商业生态系统的出现不仅重新定义了企业如何与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乃至整个行业网络互动,更强调了通过协同合作来增强创新和竞争力的重要性。如今的商业巨头,如苹果、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都是依托强大的生态系统达到市场领导地位的典范。
第二部分:如何构建商业生态?
商业生态系统培育逻辑聚焦三大问题:第一,企业当前处在什么位置;第二,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培育方面可以有哪些关键性策略;第三,企业当前或者未来会走向哪儿。围绕这三大问题,我们具体开发了商业生态培育“五步论”,具体如下。
第一步,生态基础:核心企业需要明确所处的整个行业生态环境以及自身生态的能力,确定生态构建基础。
第二步,生态阶段:基于所处行业发展整体状况及趋势环境(情境),确定所处生态的生命周期阶段。
第三步,生态培育决策:基于所处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核心企业制定并实施“VSPTO”生态培育决策(V-Vision生态愿景, S-Solution解决方案, P-Partner合作伙伴, T-Trust生态信任, O-Operation生态运营),主要制定能够引导和促进生态伙伴为实现共同战略愿景的运作机制,为生态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包括关键技术和市场拓展应用的基础结构。
第四步,生态范式:随着生态建设和发展趋于稳定和成熟,核心企业需要在适应自身的主流生态系统范式里进行明确抉择或组合,以生态资源的最优化分配来创造价值,实现核心主体及关键生态伙伴的共同战略愿景。
第五步,生态转型:核心企业需要持续洞察行业市场、技术发展等宏观环境变革,提前为未来可拓展的新行业或新区域做好战略布局。
第三部分:商业生态培育方法论如何实践?
进入本书的落地实践篇章,本书探索“VSPTO”在计算产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以及国家数字生态构建中的具体应用。正如俗语所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方法论不仅能指导大型企业如何构建自身的商业生态,更重要的是,它能为国家战略性行业的具体实践提供行动框架,助力国家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精心设计的章节,读者将见证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从而深化对于商业生态系统培育的理解与应用。
第四部分:未来商业生态如何发展?
书中深入探讨了未来商业生态的发展方向:人本生态系统的转型和数字文明时代的生态策略。
人本生态系统:向人本化转型
在未来发展趋势中,书中提出了“人本生态系统”的概念,人本生态系统以人的参与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关注如何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以及人的价值对更广阔环境的影响。如何让商业生态创造的价值与个人价值实现有机统一,最终反哺个人自身发展、激发个体创造力、实现个体价值,则是培育人本生态的核心。
人本生态是一个以人类价值观为特征的商业生态系统。相对于传统商业生态,人本生态的愿景加入了人类价值观(人的本性、美德和美好生活等),因此人本生态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个人的潜能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创新。人本生态这种商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潜力和人类发展的平台,连接人们,促进人们共同创造价值。
本书相信,这种全新的、以人为本的人本生态系统将在技术进步的浪潮中成长起来,与商业生态发展的大趋势融合,真正作用到每一个人, 实现个体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和谐统一。
数字文明时代的生态策略
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驱动下,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演变。数字技术正在高速发展,而且其影响也在不断增强, 它以各种方式深度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各个领域,推动人类进入全新的数字文明时代。
书中指出,在企业层面,数字化驱动组织模式从供应链模式或平台模式向生态模式演变,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上升为生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从产品战略过渡到平台战略,并升级到生态战略;
在产业层面,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硬、软、云、网、AI 大模型等数字基础设施快速普及,数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急速扩大,这些都推动了新产业、新市场和新财富的出现,因此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在社会层面,数字文明的发展将加速社会治理智能化:首先,数字技术和数据应用可以促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公共服务数字化;其次,数字技术和数据应用还能在社会突发事件中发挥很好的治理作用,促进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最后,数字技术和数据应用可以赋能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在世界层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平台企业成长迅速,在数字经济的国际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而,数字文明的发展将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生态)的新国际化。

【作者简介】
戎珂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青年长江学者,《数字经济》(Journal of Digital Economy)创始主编。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就读于剑桥大学工程学专业,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商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经济和数据生态。曾在UTD24、《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数字经济学》《数据要素论》和《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s)等专著及教材。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高端智库、英国学会、中国电子、华为、海尔、字节跳动、腾讯等支持的项目20余项。获北京市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创新成果奖。
施新伟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杜伦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化战略、新兴技术生态和数字经济。曾在UTD24、《产业与企业变革》(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商业研究》(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技术预测与社会变革》(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科学学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积极参与华为等公司的战略咨询项目,并参加国家政策专报撰写等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