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聚焦!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专家云集,共绘高质量发展数智蓝图

发布时间:2025-11-04 来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商学院 浏览数:60

11月1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沙河校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数智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商学院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承办。会议聚焦数据要素、人工智能、平台经济等前沿议题,汇聚了智库权威专家、学术领军学者和产业实践先锋,旨在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贡献智慧、凝聚共识。来自国内80余家机构的270余位代表参加本届年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芬主持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代表学校向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本次年会是一次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智慧的思想盛宴,期待以年会为纽带,与各界共谋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探索新路径。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战略与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谢康,代表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对承办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表示衷心感谢。谢康教授回顾了学会在推动学科交叉创新与青年学者培养的历程,并期待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携手,共同强化学术资源网络建设。


北京大数据中心主任张琳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年会主题与北京市数据战略高度契合,介绍了北京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与“一区三中心”数据发展工作,表达了共同培育繁荣有序数据生态的期待。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专委会主任蔡跃洲,回顾了专委会成立的宗旨及与承办学院的渊源,特别指出,本次年会主题前瞻性地呼应了国家“十五五”规划方向,期待与会专家深入交流,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在主旨报告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田杰棠,以“新形势下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为题,在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阐释了梅特卡夫定律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失效的原因,提出构建人工智能、联邦学习等新技术体系,有助于摆脱“数据互联”困境,走通“工业智联网”道路。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涛以“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为题,认为数字经济发展伴生了数据垄断、隐私安全等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必须从被动的制度变迁转向主动的治理创新,提出有效落实数据产权“三权分置”、精准把握平台反垄断“三度”、实战“包容审慎”敏捷治理是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院长龚强以“闭源困境vs开源生态——人工智能大模型开源竞争策略研究”为题,剖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策略选择及动态调整过程,指出政府利用补贴政策促进开源生态形成的重要性,提出要发挥追赶优势率先开源,激活乘数效应,精准补贴破解协调困境,前瞻布局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肖静华以“人与AI协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构优势”为题,认为数字化转型情境下企业竞争的核心已转化为结构优势,提出在数据和AI基础条件下,企业要通过资源、能力、组织三大结构变革,形成即时态势感知、即时决策、即时协调的结构优势。


本次会议设立了三个平行分论坛。

在分论坛一,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军,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张红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倪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谢丹夏,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副所长李艺铭,从分类、测度、评估、治理和协同视角,深入探讨了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议题,为破解数据要素价值化难题、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分论坛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涛雄,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孙毅,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翁翕和阿里研究院AI研究中心高级专家戴俊峰,围绕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全球化扩散及其对社会经济各层面的深远影响展开了深入探讨,为理解数智技术如何塑造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坚实的学理支撑。


在分论坛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强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晓华,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焦豪,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张琳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从政策、理论与企业实践多维度,围绕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平台经济提振消费作用、平台经济精准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可持续地激发市场活力、优化治理框架提供了重要思路。


本次年会聚焦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核心议题,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多方交流平台,为数智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也为我校相关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注入新动能。

(供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商学院 单丽曼、王建国、高曼、胡潇婷、王帅、张超敏,图片: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