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青教授:大数据的管理喻意
发布时间:2015-08-19 来源: 浏览数:170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国青
近年来,“大数据”这一概念迅速流行,在业界和学界得到高度关注。“大数据”作为时代演化的产物,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渐渐发生了全面的变化。从基础研究方法到各个学科,都能感受到大数据的迫近,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国青教授认为,要看到大数据之“热”背后的东西,以及企业需要构建哪些关键能力。
陈国青教授认为根据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时代可以划分为:主机(Mainframe)时代,个人电脑(PC)时代,Web 1.0时代,Web 2.0时代,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他认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一个刺激响应螺旋:当某个技术突破产生时,个人和组织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免不了要面对这项技术,思考诸如“要不要应用这项技术,如何应用”等问题;技术的发展又会受到这些应用要求的影响,一直互动和循环下去。因此在当前新型计算范式背景下,特别是从大数据的视角来审视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思考对未来的管理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陈国青教授指出大数据的4V特征:Volume, Variety, Value, Velocity,大数据的这四个特征会给人们的科学研究方法带来挑战,也会影响商业和管理,并做了举例分析。陈国青教授强调大数据时代的管理面临着“三个融合“和”三新“挑战”,其中“三个融合”指IT融合、内外融合和价值融合,而“三新”则指大数据时代催生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人群,他认为这两方面反映了大数据时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变化特征。最后,在详细阐述”三个融合“和”三新“的基础上,陈国青教授指出了大数据时代的核心力是BA ,即商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