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2025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民营企业数智化转型专业委员会年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12 来源: 浏览数:11

2025年5月10日,AI 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2025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民营企业数智化转型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河北石家庄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民营企业数智化转型专委会、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由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北省新型高端智库“现代服务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浙江省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字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湘潭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河北钢铁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和企业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

5月10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河北师范大学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谢康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民营企业数智化转型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衍泰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付建军等出席开幕式,谢康理事长和付建军副书记进行了大会致辞。谢康理事长介绍了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阐释了民营企业数智化转型专委会成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期望专家学者依托会议平台充分交流、碰撞思想;付建军副书记介绍了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基本情况,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开幕式由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张学文教授主持。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谢康教授致辞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付建军致辞


主旨报告(一)

 会议分为“主旨报告、平行论坛和闭幕式”等环节。上午开幕式后,五位嘉宾就数智时代的企业创新战略与挑战作主旨报告,由哈尔滨商业大学欧忠辉教授和重庆大学陈逢文教授主持;下午三位嘉宾就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开展前沿研究作主旨报告,由浙江工商大学王节祥教授主持。会议设置了四个平行分论坛,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不同院校的师生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5月10日上午,中山大学谢康教授作题为《数字经济创新理论自主知识体系与数字化管理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围绕数字经济创新理论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化管理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展开分享。首先,谢康教授指出,我国数字化实践已走在国际前沿,正面临诸多发达国家未曾遇到的场景,为理论原创提供重要契机。谢康教授用数字经济创新三部曲,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视角系统总结了我国数字经济理论的发展,期待学界围绕这些话题开展交流和深化。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谢康教授结合团队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科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他提到,要通过长期企业合作实现知识融贯,将案例研究、教学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适应数智时代的人才需求。



浙江工商大学陈衍泰教授作题为《数智时代的企业创新战略——数据驱动动态能力的视角》的主旨报告。陈衍泰教授回顾了企业战略与创新管理的经典理论,并进一步聚焦数智时代企业战略及创新理论的进展。在上述理论回顾基础上,陈衍泰教授构建了数据驱动动态能力的理论体系,梳理了企业数据驱动动态能力的形成前因、微观基础与演化路径。最后,陈衍泰教授特别强调,需要关注个体、组织与制度三者互动的过程,并呼吁立足中国实践情境,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葛淳棉教授作题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报告。葛淳棉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首先,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方面,葛淳棉教授指出,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AI生态圈;AI人才培养规模居世界前列,但仍面临巨大缺口;同时,国际人才争夺形式严峻。其次,葛淳棉教授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主要面临以下三大挑战:美国技术封锁加剧、美国积极推动制造业回流,以及AI人才吸引力不足、高质量人才供需失衡等。呼吁开展深度研究,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北钢铁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申培,以《AI 赋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公司在提升大模型能力方面的努力及场景应用经验。他重点介绍了公司在大模型能力建设方面的四大核心方向:WeShyper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大模型+小模型赋能行业智能化、打造软硬一体化智能终端、以及建立云边端协同的算力范式。申培还表示,公司已将技术拓展至司法等领域,例如基于WeShyper智能体开发平台搭建了民行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从而提供准确的信息提取和文书生成服务。



河北师范大学张学文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开放科学与创新》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当前世界越来越走向开放,这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而开放科学使科学研究更加透明、可重复和公平,推动了科学进步和社会进步。在此背景下,张学文教授以“杭州六小龙”为例,说明人工智能企业正通过开放科学实现创新突破。他强调,开放科学已成为企业培育先导能力、推动开放协作的重要来源。



主旨报告(二)

上海交通大学石先蔚教授作题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与中国企业案例研究》的主旨报告。首先,石先蔚教授从需求端视角出发,阐释了中国企业构建生态系统的创新路径,并通过小米公司的案例解释了中国成长型企业如何通过需求撬动生态系统的独特路径。其次,石先蔚教授分享了关于生态系统资源基础观的理论建构,发现资源动态性和准供应链机制能够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最后,石先蔚教授结合其历经九年发表在AMJ的中国案例研究的经历,提醒大家理解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上海大学于晓宇教授作题为《科学智能与科创企业成长研究》的主旨报告。报告首先分析了AI for Science国内外发展动向,指出人工智能带来了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但仍需破解“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的关键命题。在此基础上,于晓宇教授梳理了AI与企业成长的研究成果,从企业为什么会成长、企业成长有哪些影响、以及企业如何成长三个方面回顾了人工智能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AI for Science与科创企业成长研究的九个关键议题,包括从烙印视角、动态能力视角、资源依赖理论等切入。



重庆大学陈逢文教授作题为《金融科技产品与机构风险监测预警数智化前沿技术探讨》的主旨报告,分享其在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课题过程中的成果,围绕金融安全这一国家战略需求进行了汇报。首先,陈逢文教授指出当前金融科技创新迭代迅速,新型风险隐蔽复杂,传统监管模式难以应对。特别是我国金融科技规模庞大、场景丰富,现有研究难以全面识别风险特征。对此,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金融科技产品与机构分类方法,通过文本挖掘技术,构建起国内首个金融科技产品分类体系,研究成果已形成多项行业标准,为金融监管提供了重要支撑。



平行论坛

5月10日下午,同步举办了四场分论坛,每位专家在20-30分钟的报告时间中,开展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分论坛一的主题为人工智能平台生态创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梅亮研究员主持了本场论坛。吉林大学马鸿佳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报告,同济大学姜南教授作题为《研发合作视角下企业数字化对价值共创的影响研究——基于自我网络的中介作用分析》的报告,东北财经大学张其林副教授作题为《AI 时代的平台治理创新:价值共创过程中的权利配置视角》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李树文助理教授作题为《AI 能力驱动数字化原生企业生产力工具创新的过程》的报告,南开大学杜鑫博士后作题为《工业互联网情境下平台关联性与新企业竞争优势》的报告。



分论坛二的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企业创新,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王继强副教授主持了本场论坛。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张茂作题为《智“绘”创新: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如何赋能企业创新——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的报告,西安外国语大学苏文鑫作题为《以“数”促“绿”:数据资产化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的报告,河北经贸大学王锐玲作题为《环境规制、人工智能、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报告,河北师范大学徐睿博作题为《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民营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吗?——基于516家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的报告,河北经贸大学高霄琦作题为《兼容并蓄还是水火不容?高管团队文化多样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的报告,河北师范大学杜天翔作题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开放科学、先导能力与开放协作——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实证研究》的报告。



分论坛三的主题为人工智能与创业研究前沿,由上海大学卢超教授主持。燕山大学张敬伟教授作题为《生成性视角下市场搜索助推数字创业机会开发的机理》的报告,河北经贸大学张羽飞作题为《数智化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研究》的报告,石家庄铁道大学冯鑫副教授作题为《Generative AI-Driven Human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dentifying Synergy and Substitution by fsQCA》的报告,上海大学卢超教授作题为《统筹“开放”与“安全”:AI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分论坛四的主题为人工智能与管理模式创新,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王艳芳副教授主持了本场论坛。河北经贸大学刘燕花作题为《相辅相成还是缘木求鱼?——数智化转型程度与数智化能力匹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的报告,华南理工大学李润泽作题为《人工智能渗透对企业知识搜索的影响研究:来自在线招聘平台大数据的分析》的报告,河北经贸大学张宸微作题为《人工智能、融资约束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报告,河北经贸大学杨欣达作题为《新质生产力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报告,湘潭大学蔡志胜作题为《数据要素市场化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报告,河北师范大学张强作题为《创新失败与中国民营企业创新决策》的报告。



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环节由张学文院长主持,专委会主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衍泰教授做了总结讲话,他强调本次会议在议程安排上进行了优化,既保证了内容的高效呈现,又为与会者留出了充分的讨论空间;展望未来,陈衍泰教授建议会议应更加注重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以增强学术研究的应用价值;同时,紧跟前沿研究方法,开展案例研究、机器学习等方法培训,服务专委会师生成长;最后,陈衍泰教授对全体参会者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并呼吁学界保持密切交流,持续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推动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张学文院长对专家学者、师生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本次会议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