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经济轻功沙龙第2期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28 来源: 浏览数:4
2024年5月23日上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2期“数字经济轻功沙龙”在清华大学李华楼成功举办。本期沙龙主题为“信息管理与数字经济”,邀请到了国内信息经济学领域四位杰出的青年学者进行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张瑾老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吴记老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聪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冠男老师。他们分别从不同研究角度探讨了信息管理与数字经济的前沿问题,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视角和启发性思考。此次沙龙吸引了众多学者和业内人士的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共有近150人参加。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谢康理事长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了本次沙龙,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许伟教授、曹志刚教授等亲临现场,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谢康致辞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谢康理事长通过线上会议发表了精彩致辞,对所有支持的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谢康理事长强调,希望轻功沙龙能够持续并长期地举办下去,秉承“轻功”二字,注重思想的碰撞。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林志杰主持
沙龙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志杰主持。林志杰老师首先介绍了轻功沙龙的活动背景,强调大方向和研究选题的思想碰撞。同时,他也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沙龙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第一位嘉宾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瑾老师,报告题目为“计算竞争:数智时代的企业竞争智能”。张瑾老师首先探讨了“计算竞争”的概念,从企业管理的视角归纳了计算竞争的三个核心研究问题及相关研究工作。随后,张瑾老师分析了计算竞争在数字智能时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计算竞争的发展来源,并从“隐式关联”的角度介绍了计算竞争的独特分析视角和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计算竞争的未来挑战与发展机遇。他指出,当竞争可以被计算,企业的竞争行为将被数字化刻画,这将促使企业重新审视其竞争方式、竞争要素和竞争格局,从而激发市场的竞争活力。张瑾老师的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洞见和前瞻性的研究视角。

第二位嘉宾是来自中山大学的吴记老师,报告题目为“数字经济下的医疗管理”。吴记老师首先分析了我国医疗资源结构失衡和服务流程需改善的问题。他指出,医疗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提供了互联网医疗等新的服务渠道,另一方面产生了大量数据(如治疗日志文件数据),这些数据为知识挖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吴记老师介绍了当前数据驱动的医院多元化服务供给与流程协同研究的初步成果,以中山大学多家附属医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互联网医疗等渠道如何影响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及其公平性,以及医疗服务流程协同机制的设计。他的研究结果不仅帮助医疗机构提供更多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政府高效设计医疗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证经验。吴记老师的报告为与会者展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医疗管理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前景。

第三位嘉宾是来自北京大学的王聪老师,报告题目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隐私与数据价值”。王聪老师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不仅是核心资产,更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数据隐私是数据价值释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针对数据发布、查询和交易等关键场景,王聪老师综合考量数据需求方和供给方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影响数据价值转化的核心要素,介绍了近期研究中的一系列方法,用以权衡数据隐私保护与价值实现,并建立了数据价值评估框架。这些方法和框架为解决数据要素流通中的痛点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策略,有助于促进数据市场的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实践。王聪老师的研究不仅为数据交易过程中的隐私保护和价值评估提出了创新思路,也为构建一个公平、透明、活跃的数据共享环境提供了支持。她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推动数据更安全、高效地流通,为各参与方创造价值,最终实现数字经济的整体繁荣。

最后一位嘉宾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冠男老师,报告题目为“推荐系统与数字经济”。刘冠男老师指出,推荐系统作为一种互联网流量入口方式,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结合推荐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推荐系统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并从行为经济、金融、运营等多领域的管理视角,深入讨论了推荐系统对数字经济的渗透。刘冠男老师的报告为与会者展示了推荐系统在数字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未来发展前景,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与会者在沙龙活动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交流,展现了大家对信息管理与数字经济前沿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沙龙不仅开拓了视野,增加了对相关领域的理解,还激发了新的研究灵感。大家对下一期轻功沙龙充满期待,希望通过更多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敬请大家关注本次活动后续的详细报道以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青工委的更多学术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