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发展与学术创新的历史表明,一流的学术思想和成果需要有一流的企业实践为社会基础。中国企业在全球数字经济创新中的一流实践,为中国学者形成一流的学术思想和成果提供了百年不遇的机遇和条件,也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和全体会员创新理论思想,把握前沿发展脉搏,形成重要创新成果提供了百年不遇的机遇和条件。当前,人工智能(AI)浪潮下,新的创新图景正在迅速展开,离不开学界、政界、业界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经济所所长戎珂教授长期深耕在AI创新生态、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领域,以一位学者的理想主义和实干精神穿梭于讲台与现实之间,向世界讲述数字经济发展前沿的中国故事。近日,学会秘书处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围绕数字经济研究领域的工作对戎珂教授进行了专访。通过对戎珂教授的专访,呈现出一幅这样的图景:在康河的柔波里流淌过一个学子的求索,在清华园荷塘畔中盛开着一个青年的奋进。以此为主线,秘书处将专访内容整理为本报道。十年海外求学与任教,戎珂教授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英国高校拿到教职。然而,身在异国他乡,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牵挂着的祖国的崛起与转型。2016年,他毅然回国,投身于数字经济理论研究与教学,开启了新的篇章。用“归来”一词概括这一选择,或许可以表达背后的情感归属,但似乎又不够准确,因为他深知,“归来”不是目的,“归来”是为了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走向世界。迈向数字文明是全球性的议题,中国已经走在前列。戎珂教授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创立《Journal of Digital Economy》期刊,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一个专业的交流平台,发出了中国的学术之音(参见图1)。作为创刊主编,他带领期刊致力于“植根中国、影响全球”的学术使命,探索数字经济时代对传统经济、管理、社会学等各学科的更新与挑战,力图打造一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环境科学等跨学科领域的开放学术平台。目前,该期刊已经入选Scopus数据库,正在推动全球学术界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对社会福祉、公平与可持续性等前沿议题的深入研究。图1:Journal of Digital Economy戎珂教授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影响力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领域:一是戎珂教授担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经济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依托专委会的平台,积极组织和主办系列的数字经济理论、政策与实践研讨会,聚焦数据要素等学术前沿和重大突破,推动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一流期刊发表;二是戎珂教授以中国故事为元素或基础积极参与全球对话与合作。例如,戎珂教授以第77届联合国大会(UNGA77)科学峰会、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年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金砖国家治国理政论坛等为契机,大力传播数字时代的中国创新故事,并在央视国际频道CGTN等国际平台发出学者的声音(参见图2)。作为一名学者,戎珂教授长期秉承“做学问要立德、立功、立言”的宗旨和追求,其目光所致不只是理论,更有现实。为此,多年来,他将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决策支持,为相关部门提供推动政策落地的依据,形成了理论成果支持政策研究的结合,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研究“不仅在图书馆里、数据库里,更在祖国大地上、在代际传承中”。例如,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据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戎珂教授在这一领域有深厚理论沉淀的专著《数据要素论》获刘诗白经济学奖。据此,他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积极开展合作,参与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数据基础制度文件的编写,并提出了关于“对数据分类确权、分类管理”的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在政策文件“数据二十条”中得到了直接的体现(参见图3)。数据之外,是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戎珂教授在全球数据治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及中美博弈中的计算产业布局等多个关键领域,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例如,在全球数据治理方面,他强调兼顾数据安全与跨国流通的重要性,并建议加强国际合作,以确保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话语权。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他深入分析了中美技术竞争的格局,并提出了应对方案,推动了中国在后摩尔时代如何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的战略布局。同时,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他提出了我国计算产业第二生态建设的路径选择,助力国家在这一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他的政策建议多次获得中央领导批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助力保持战略定力和争取发展机遇,体现了一个学者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早年跟随导师在世界各地走访企业的经历,总是让戎珂教授难忘。当前,我国科技企业如何应对美国的极限施压,自然成了他时刻关注的题目。技术封锁、产品断供,让许多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带领的团队连续多年主持并服务华为等领军企业,积极应对挑战,为中国自主创新和产业生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2019年起,受华为委托,戎珂教授主持了《A+D芯片生态商业战略》项目,为华为自研芯片——鲲鹏和昇腾——生态的培育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此,他多次带领团队深入一线进行调研,走访各大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支持中国计算产业生态的建设。据悉,戎珂先后主持了华为公司委托的多项专项研究课题,包括《生态型产业顶层设计及AI生态战略咨询》《逆全球化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基础软件生态发展的溢出价值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和数据产业研究》等,为华为应对全球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除了在华为的深度合作,戎珂教授还与字节跳动、腾讯、中国电子等科技巨头展开了广泛的合作研究,推动了中国科技产业生态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这些项目,他的团队为科技产业注入了更多自主创新的动力,推动了行业生态的健康发展,更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了更加有利的位置。采访中,戎珂教授一再强调,“我们不仅研究企业,更希望与企业共同成长”。在戎珂教授看来,学术的价值在于与现实连接,研究的深度也很大程度上来自一线调研之后的反复打磨。因此,学者的成长需要与企业的全球前沿实践相结合。国际影响力、政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背后,是学界与政界和业界的破壁连接,是学者理论与实践贯通的结合,正如戎珂教授采访中所说的那样,“我愿做那座桥,连接学术与现实、理论与政策、中国与世界”。通过采访,我们看到和感受到,戎珂教授长期以学术关照现实,这座桥也注定与数字经济时代的开放共享精神交相辉映。
戎珂,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社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经济所所长。担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国际期刊Journal of Digital Economy创始主编(“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国际会刊A,入选Scopus数据库)。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和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方向的研究。曾发表论文86篇(52篇SSCI/SCI论文),包括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UTD24)、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UTD24)、《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理论版、《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等,在国内外知名出版社出版《数据要素论》、《数字经济学》、《持续共赢:商业生态构建方法论》等专著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