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经济轻功沙龙第1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14 来源: 浏览数:4
2024年4月30日上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 “数字经济轻功沙龙” 第1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本期沙龙主题为“信息经济学对数字经济的贡献”,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邢亦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孙一飞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邝仲弘在内的三位信息经济学领域青年学者做报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前理事长杨培芳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谢康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许伟教授、曹志刚教授等参加了本次沙龙。沙龙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李三希主持。
首先,谢康理事长致辞,鼓励青工委以这种“举重若轻”的方式持续把活动办下去,“功在不舍”,坚持三五载一定可以做出品牌和影响力。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谢康致辞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三希主持

沙龙第一位嘉宾是来自北京大学的邢亦青老师,报告题目为“网络理论及其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邢老师先对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网络外部性进行了介绍;随后给出了分析网络效应的一般框架,并对“网络中心度”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邢亦青重点介绍了垄断定价和网络干预这两支文献。邢老师在报告中指出,社会与经济网络领域的研究目前一般基于“完全信息”的假设,具有一定局限性。信息不对称的引入将为网络上的定价、干预和机制设计等问题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信息经济学对数字经济的重要潜在贡献。

沙龙第二位嘉宾是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孙一飞老师,报告题目是“实施理论及其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孙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机制设计与实施理论,对纳什实施、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以及行为和信息结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讲解。孙老师用一个具体案例介绍了SR机制设计如何解决敲竹杠问题,并对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局限性进行了回应。由于数字经济中参与人数量众多,这让完全信息的假设不够合理。而区块链的形成往往是基于某种分散式的一致性,可能会使得不确定信息变得越来越确定。报告最后,孙老师对计算机科学和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在工程设计和激励设计研究上实现优势互补进行了展望。

沙龙第三位嘉宾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邝仲弘老师,报告题目是“信息设计及其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邝老师系统总结了学习信息设计理论的基础文献和进阶文献,并对三篇有重大贡献的文章进行了详细介绍。邝老师也对(狭义)信息设计和(狭义)机制设计的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强调信息设计研究中信息设计者承诺力(commitment power)的重要性。
沙龙的第二个环节是头脑风暴。与会专家就网络理论、实施理论、信息设计和机制设计的内涵以及内在联系、信息的有用性与价值确定、科学技术的价值、网络外部性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敬请大家关注本次活动后续的详细报道以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青工委的更多学术活动。
